首页 > 玄幻魔法 > 京华烟云 > 分节阅读_26

分节阅读_26(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就是超级警察 银狐 玩家请上车 神话复苏:开局九个绝色师姐 人类枷锁 从八百开始崛起 斗破之无上之境 仙府种田 赤心巡天 大国军垦

的寡妇,和尚的外家,太监的儿子,玩儿票唱戏的和京戏迷,还有诚实恳切风趣的诙谐的老百姓。

木兰的想像就深受幼年在北京生活的影响。她学会了北京的摇篮曲,摇篮曲中对人生聪敏微妙的看法也影响了她。她年幼时,身后拉着美丽的兔儿爷灯笼车,全神灌注的看放烟火,看走马灯,看傀儡戏。她听过瞎子唱曲子,说古代的英雄好汉,古代的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听把北京话的声韵节奏提高到美妙极点的大鼓书。从那些说白的朗诵歌唱,她体会出语言之美,从每天的说话,她不知不觉学会了北京话平静自然舒服悦耳的腔调儿。由一年的节日,她知道了春夏秋冬的特性,这一年的节日就像日历一样由始至终调节人的生活一样,并且使人在生活上能贴近大自然的运行节奏。北京的紫禁城,古代的学府、佛教、道教、xī • zàng喇嘛、回教的寺院及其典礼,孔庙、天坛;社会上及富有之家的宴会酬酢,礼品的馈赠;古代宝塔、桥梁、楼阁、牌坊、皇后的陵寝,诗人的庭园,这些地方的每块砖,每片瓦,都充满了传闻、历史、神秘。这些地方的光怪陆离之气,雄壮典丽之美,都已沁入她的心肺。

她很早就懂了北京的民俗、传说、迷信,及其美好可爱处,有两个她喜爱而深信不疑的故事,后来她告诉了曼娘。一个是皇宫以北地安门大街北端钟楼内大铜钟的传说,故事是说当年皇帝要一个铜匠铸造一个铜钟,但是屡铸不成,皇帝大怒,即将降罪。为了救父亲的性命,钟匠的女儿在无人看见的时候儿跳进了铜锅。果然大钟铸成,没有丝毫裂纹。此后每在风雨之夜,人人都听得见大钟响时,那凄怨的调子,那就是钟匠女儿灵魂的哀歌。现在那钟楼附近有钟女庙,女神叫“鸣钟圣母”,受人烧香跪拜。另一个故事是关于西直门外的高亮桥的,高亮是个太监的名字。从前永乐皇帝新建造了北京城,永乐七年大旱,北京城里也缺了水。一天晚上,皇上梦见在西直门外遇见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丈夫推着一辆独轮儿车,妻子向前拉,车上有一个大油篓。皇帝问篓里间有什么东西,老头儿说篓里头有水,是运往北京城的。第二天,皇帝叫大臣圆梦之后,派太监高亮到西直门外,吩咐他说,若遇见样子像皇帝梦中所见的一对老夫妇,就把那油篓戳破,赶紧拨转马头奔进城来,但是千万别回头看。高亮遵照吩咐,出城办事。果然遇见一老夫妇推着独轮儿车,高亮就把车上的油篓戳破,匆匆忙忙拨转马头。听见后头汹涌澎湃,似有洪水跟踪而至。等他跑到西直门,不觉得向后望一望,立刻被洪水赶上,淹死在水里。皇帝便在西直门外修造了一座许多拱洞的桥纪念他。至今在玉泉河上还有那座高亮桥,慈禧太后就在高亮桥上坐船驶往颐和园去。玉泉河两岸,杨柳依依,浓荫蔽日,沿河良田片片,村女跪于水畔涤洗衣衫。平民徘徊来往,有坐在岸上执竿垂钓的,有在水上划船的,北京西郊田园之美,大有江南风味。夏季到来,木兰特别喜爱此地,常来游赏。

前面说过,曼娘在寡居的前半年,没有出门游玩。可是她也有女人长居深闺中发展出来的听闻的敏感。听到的声音也是新奇而美妙的。清晨,她在院子里听得见北京城巷子里小贩的叫卖声。听得见鼓楼的暮鼓,听得见钟楼的晨钟。虽然钟鼓二楼离曾家有一里之遥,但是震荡之声半城都能听见。鼓声就是夜里的打更的声音,雪花告诉她钟声的意义,所以她夜里静卧不眠之时,一听见打四更,她就知道朝臣已经齐集到紫禁城的东华门,一打五更,黎明之前,他们就入宫上朝了。

曼娘经过的事情之中,有许多她并非完全生疏。而是比在家乡泰安时所经验的更好更美。在她开始吃素以前,她就知道北京的香肠鸭子比山东的香肠鸭子好;冬至那天北京的元宵就比山东的汤圆儿味美,而且北京的包子馒头甜食也比山东的花样儿多。因此,北京的各种小吃儿,她都要尝尝,免得因各地名字相同而实际上东西不同而弄错。她本以为山东的白菜再好无比,可是后来发现北京也有那么好的白菜,而且天越冷越好吃。现在她还吃元宵,喝腊八儿粥。腊月初八那天都喝腊八儿粥,用黄粘米,白江米,红小枣儿,小红豆,栗子,杏仁儿,花生,榛子仁儿,松子儿,瓜子儿,跟红糖或白糖一起熬。这种腊八儿粥可就大为不同,她再不提山东的腊八儿粥了。

木兰和荪亚之间有一个故事,与腊八儿粥有关系。

在腊月二十,蒋太医邀请曾家去赴席,姚家以及各位小姐也被邀请。那天是“封印”的日子,朝廷官员都封起印来,停止办公,准备过年。在饭桌上,桂姐当众赞美木兰和莫愁的绣花儿精美,说她从来没看见画样子、配颜色、针线那么细致讲究的活计。平常女人鞋上的绣花儿样子都是照着以前的样子描,可是木兰把绘画上花卉虫鸟的姿态描到鞋上,两姊妹绣鞋给母亲做新年的礼物。莫愁绣了一个彩色的鸭子,在缎子鞋面儿上真有呼之欲出的样子。

桂姐对曾太太说:“您不见,您不会相信。咱们回家的时候儿,一定顺便到她们家去看看那几双鞋。”

莫愁谦逊说:“别听她的,不过曾伯母您好久没到我们家了,吃完饭到我们家坐坐儿吧。”

曾太太要去看鞋,因为她好爱慕姚家这两个女儿。所以她们就到姚家看看两位小姐做的鞋,在黑缎子鞋面儿上,由于颜色深浅配得好,那只鸭子果然有跃然欲出的样子。

曾太太说:“这么好的鞋穿在脚上,真是糟蹋了。这应当献进宫里去。”她又跟姚太太说:“您是什么肚皮呀?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女儿来呢?这叫我想起木兰做的腊八粥,那天她送给我们吃,真是与众不同。老太太爱吃,一连吃了两碗。果仁儿好像一进嘴就化了一样。老年人没有牙,爱吃软的。”

木兰很高兴,她说:“她老人家若爱吃,我去给她做。”

曾太太心里想:“娶个会做饭的儿媳妇真是福气。”

他们回家的时候儿,木兰跟他们一齐去的。她看见曼娘正逗着一岁大的小孩子玩儿。那天下午天气晴朗,几盆菊花儿,快要凋谢了,挺立在屋子里冬天光亮的日光之中,使那间屋子有一种幽静出尘冷若冰霜的华美。孩子躺在曼娘母亲屋里的床上,床上放着几双缎子鞋头儿,她们来以前,曼娘正绣那些鞋帮子。

木兰问:“你做完没有?”

曼娘说:“我才做了六双,还得要做两双,这一年却快完了。我得夜里做,可是又得照顾孩子,做不了几针就要停。”

木兰看见墙上有一张九九消寒图,上面有九行,每行有九个圆圈儿,那是由冬至算到春初,等到八十一圈儿涂完,严冬才已经过完,春季即将来临。木兰走到墙边,在新年前剩下的那十天上画了两只鞋。

她屈指计算道:“你还剩下十天,怎么办?”

曼娘说:“若是没有孩子,这件事也容易得很。”

木兰小声说:“我把这一双拿回去替你做。”

曼娘对自己的针线活非常自负,从来没想到让别人替自己做,以前也没机会看到木兰姊妹到底多么精巧。

曼娘说:“俩人的针脚若不一样,会看得出来。”在绣花时,针脚必须极其匀称平滑,越密越好。花瓣儿边上稍微不齐,那件活就算疏忽大意了。每一针与另一针的差距不能超过一寸的百分之一,所以少女做起来也是很费眼力的。

木兰拿起放在床上绣的花儿,仔细一打量,她说:“我想我也做得了。”说着微微一笑,颇觉自得。又说:“不敢说能跟你比美,也不会让你丢脸。”

丫鬟凤凰现在来到门口儿说,太太说并不是认真让木兰小姐来做腊八儿粥,不过老太太倒喜欢喝点儿木兰上次做的花生汤。

曼娘说:“我们都爱喝你做的腊八儿粥。你怎么做的?”

木兰说:“也没有什么仙方儿。我只是从药书上学的在里头放了一点儿药,让果仁烂得快。奶奶若答应,我现在就可以做。”

凤凰去回禀曾太太,一会儿回来,说太太要她去帮忙。

木兰问:“雪花呢?”

曼娘说:“她着凉了,有点儿不舒服,在那间屋里呢。”凤凰说:“这个炉子不够大,咱们从厨房再抬一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天命相师 七零军婚肥妻满世界混的风生水起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女主有几个 冥婚东方左大虎 参加高考,开局公布可控核聚变研 快穿了,娇软美人靠生子系统独宠 夜话情感 羽皇 天地至劫 灵气复苏:从核污排海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