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刺明 > 第34节

第34节(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队员是否脱产的问题上,张准遭遇到了一定的压力。

张准坚持护卫队要完全脱产,除了承担军队的职责,不再负责其他的任何事务,这给杨家屯带来相当的压力。因为,加入护卫队的这些小伙子,无论是打柴还是煮盐,他们都是主力军。现在要求全部脱产,对打柴和煮盐影响都很大,尽管每天都有鱼吃,可是煮盐毕竟是少了。煮盐少了,意味着每家每户原本就很少的收入,是更加的少了。

比如杨锐锋,就很想加入到护卫队来,但是不行。他必须每天打柴、煮盐,维持家里的生计。要不然,真的是只能吃鱼了。现在杨家屯的条件如此的简陋,张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生财之道。他知道的一些在古代发财的常见路子,什么玻璃、香水、织布机什么的,现在显然用不上。

二月二十,杨家屯护卫队正式成立。

张准担任护卫队的队长。

杨千强、杨致远、邹明加、郝林勇、尹风毅、杨志文、李家喜、杨俊杰等八人,担任护卫队的伙长。按照明军的普遍编制,十人组成一伙,设伙长,设伍长,各自管理五人。他们都是护卫队的骨干。

因为有扎鱼队的架子,护卫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新加入队伍的三十个小伙子,从当天开始,就跟随扎鱼队的骨干们开始练习刺杀。红石滩训练场因为他们的加入,显得更加的声势浩荡,每天都喊杀声不断。

第26章兵贵精不贵多

为了尽快的增强训练效果,张准采取了更加严格的训练方法。

三操两讲,这是肯定不能少的。现在的他们,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专业的军队,就要用实实在在的军队的要求严格约束他们。各种各样的操练,形形sè • sè的思想教育,乃是战斗力的基本保证。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军,除了核心的几千人之外,其他的士兵,都是拿起武器的农民,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打顺风仗是可以的,一旦遇到不利的情况,马上就会散乱,伤亡惨重。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等人,都曾经用几千精锐的官军,打得农民军到处乱窜,这里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兵贵精不贵多。

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大明朝要是狠下心来,将九边的军队裁撤,优胜劣汰,将几十万的边军,凝聚成十万左右的精锐部队,不但可以解决粮饷奇缺的大难题,也可以让部队的装备、训练和战斗力都更上一层楼。这样的精锐军队,和满洲八旗硬扛不是不可能的。

关宁铁骑只有两万人,就曾经打得皇太极吐血。大明朝有的是人口,后金只有那几十万人,就算大明朝用十个士兵换他一个,都足可以让后金灭族。只可惜,崇祯皇帝是没有这个魄力,东林党又是些夸夸其谈的鸟人,最终大明朝就这样灭亡了。

不能打的军队,宁愿不要。

来自后世的张准,对此是深有体会。

当初名震天下的戚家军,也不过是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现在护卫队是每天都要操练。单从这一点来说,护卫队就要比戚家军还要专业。战斗力方面,张准更是有深刻的自信。

但是,这还不够。

时间不等人。

张准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按部就班,慢条斯理的训练护卫队。

他要让自己的部队,更快的成长起来。

浮山城的报复随时都会到来,护卫队随时都可能和敌人发生战斗。外面的世界也是风云变幻,后金很快就要变成大清,李自成也很快就要正式出头。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不可避免的和这些历史猛人扯上关系。除非是自己愿意匍匐在他们的脚下,否则,激烈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

自己愿意匍匐在对方的脚下吗?

答案不言而喻。

既然不可能匍匐在对方的脚下,武力就是最好的自保手段。

因此,张准采取了一些非常特别的训练方式,着重是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说白了,就是要增强实战的感觉。一切的训练,都是为了战斗服务的,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表演,不是为了自我陶醉。

护卫队总共是八十人,刚好分成两队,互相对刺。

张准让他们准备的竹枪,一头是削尖的,另外一头是钝的。将衣服脱下来,将钝的一头包好,然后在上面染上石灰,就是相互对抗的武器。浮山所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灰。

“被点到印子的,自动退出。”

“全部退出的那一队,继续训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天命相师 七零军婚肥妻满世界混的风生水起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女主有几个 冥婚东方左大虎 参加高考,开局公布可控核聚变研 快穿了,娇软美人靠生子系统独宠 夜话情感 羽皇 天地至劫 灵气复苏:从核污排海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