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古玩之金瞳鉴宝 > 第001章 古画摹本

第001章 古画摹本(1/4)

目录
好书推荐: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神秘复苏之我没有外挂 人道大圣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一人之上清黄庭 透视医王 海贼开始的奇妙冒险 修复师 我有一百个分身 灌篮:我的湘北留学生涯

2012年7月23。

壬辰年六月初四。

宜:嫁娶、纳财、出行、挂匾、开市、入宅。

忌:无。

楚州旧货市场字画区,沈愈一边吃着手中的小笼包,一边端详“柳氏书摊”前挂着的纸质万年历。

说是书摊,实际上是个杂项摊。

一块巨大的红绒布上摆着玉石古钱、卷轴册页,陶瓷印章,文玩珠串等上百件古玩。

除了沈愈这个潜在买家外,摊前偶尔也有那么两三个游客或者藏家驻足观望。

但他们往往看上几眼就摇头散去,没有任何要蹲下来细看的意思。

具体缘由也很简单,摊子上的古玩一水的新、假、破,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

摊主老柳是个有些谢顶的中年人,此刻正聚精会神的听着老式砖头收音机,里面播放的是长篇评书《隋唐演义》。

这一集沈愈也比较熟悉,正是原著里较为精彩的桥段:

“岳王府秦琼会李靖,齐国远灯会解诗谜。”

因为听的入迷,他根本无心招揽生意。

当老柳听到大忽悠齐国远吃元宵非但不给钱,还把人家碗里的铜钱当彩头拿走时,乐的直拍大腿。

沈愈将最后一口小笼包塞进嘴里后,也跟着笑了笑。

他到不是觉得评书中的人物好笑,沈愈脸上的笑容是为了自己。

因为他感觉自己今天怕是要捡漏了。

还是个难以想象的大漏!

沈愈看中的物件是一副字画。

画为立轴,绢本设色,被老柳当破烂一般随意丢在摊子某处角落里。

在已经打开的卷首处可见四句题画诗: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字迹圆劲有力,挥洒自如,纵然是当代书法大师见到也要赞一句:真乃纵横飘逸,千金难换的好字。

这首诗沈愈并不陌生,甚至是非常熟悉。

出自北宋文豪王安石的《秋兴有感》,也是王安石诗词代表作之一。

寓意十分吉利:年丰人乐,国泰民安。

但这首看似普通的古诗出现在一副绢本画上,却是让沈愈的心脏急速跳动起来。

无它,一百多年后的宋宁宗赵扩将王安石的这首五言绝句题在了一副堪称无价之宝的传世名画上。

就是南宋四家之一,马远的《踏歌图》。

《踏歌图》真迹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出现在老柳摊子上的这幅字画自然不可能是真迹,沈愈这点还是清楚的。

并且此画也没有真迹上的“御书之宝”印以及“赐王都提举”的小字。

只在诗的左下角铃有一枚“白石翁”的方印。

这幅画准确的说是一件摹本。

懂收藏的人都知道,字画并不一定是真迹才值钱,一些名人的摹本也是价格高昂。

从面前这幅画的纸质与题诗来看,沈愈推断此画很可能是一位明代宗师级画家的临摹作品。

给沈愈信心的除了卷首的书法外,更在于“白石翁”这方白文印。

“白石翁”三个字出现在字画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画大师齐白石。

但实际上这枚钤印主人的名气比起白石老人来要大上许多。

白石翁是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明四家之首,有明画第一人之称,沈周,沈启南的晚号。

沈周在画史上鼎鼎有名,只是现代人对其并不算很熟悉,甚至比不过他三位弟子的名气大。

与他学习绘画与书法的三位弟子分别是:唐寅(唐伯虎),文徵明(文征明),祝允明(祝枝山)。

这三人以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号在各种影视剧中频繁出现,可说是家喻户晓。

沈愈将手在裤子上擦了擦,又从兜里取出一只纯棉质的白手套,戴好后才稍稍展开了一点画纸。

这次“白石翁”的印章更为清晰起来。

“没错,从笔法到印章大小,都与沈周其它真迹上见到的一样。

“沈愈啊沈愈,这次你怕是真要发财了!”

对于沈周这位本家,沈愈是再了解不过了。

他打小随祖父学画,沈周的名作不知道临摹过多少。

更有些巧合的是,沈愈的字辈大名也叫沈启南,可说与沈周同名。

沈愈小时候因为身体一直不好,祖父大笔一挥,为其改名为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天命相师 七零军婚肥妻满世界混的风生水起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女主有几个 冥婚东方左大虎 参加高考,开局公布可控核聚变研 快穿了,娇软美人靠生子系统独宠 夜话情感 羽皇 天地至劫 灵气复苏:从核污排海开始
返回顶部